中国石化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热塑性弹性体微孔发泡组合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石化(60002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热塑性弹性体微孔发泡组合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申请号为CN5.8,授权日为2024年6月4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发泡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微孔发泡材料组合物、丁苯橡胶/聚乳酸热塑性弹性体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组合物包含丁苯橡胶、聚乳酸、硫化剂、发泡剂、助发泡剂、助发泡剂、抗氧剂和防老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丁苯橡胶,聚乳酸的含量为10?120重量份、硫化剂的含量为0.5?30重量份、发泡剂的含量为1?50重量份、助发泡剂的含量为1?50重量份、抗氧剂的含量为0.1?2重量份、防老剂的含量为0.5?10重量份。该发泡组合物包含可降解的聚乳酸,显著减少了热塑性硫化胶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与此同时,由该组合物能够制得兼具优异物理机械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的热塑性硫化橡胶微孔发泡材料。
高精度3D打印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有了新方法 科技前线
聚氨酯弹性体因优异的弹性、强度和韧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被广泛用于机械、医疗等领域,但其复杂结构件成形制造仍存在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晓龙研究员团队开发出光固化3D打印的聚氨酯弹性体,通过引入具有强氢键作用脲基基团,实现了其优异性能与复杂结构成形能力的统一,为复杂结构柔弹性功能件的高效制造提供了材料技术基础。
光固化3D打印精度高、成形速度快,但光引发快速凝胶化导致的交联网络形成不充分与材料的高性能化存在固有矛盾。
中石化最新专利:电绝缘热塑性复合材料引领未来商业创新!
在全球经济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和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024年11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消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获得了一项名为“一种电绝缘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6063779B,标志着中石化在新材料领域的进一步突破。此项专利申请自2021年10月以来,历经几年的沉淀,终于迎来成果。这不仅是中石化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对高新技术不断追求的体现。
金发科技:目前120 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阶段)还处于建设中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22日讯,有投资者向金发科技600143)提问, 请问宁波金发的PTPE项目是否能解决目前PDH装置巨大亏损的风险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120 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阶段)还处于建设中,项目进度和未来能否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受影响因素较多,具有不确定性,该项目对于公司目前的业绩盈亏不会造成影响。 公司面对行业性亏损的状况,调整生产负荷。在产品生产端,公司优化系统运行状况,实施多项技术改造,降低加工成本。在原料采购端,公司继续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同时,公司利用丰富的储罐资源和国际采购优势,积极开展仓储业务和分销贸易,增加公司利润来源。在产品销售端,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出口数量,减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 感谢您的关注。
新材料产业再添利器:河南平远再生聚丙烯改性塑料专利获批
在当今全球经济背景下,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2024年12月17日,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项重要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该专利名为“一种再生聚丙烯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8480228B),其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标志着平远公司的技术实力提升,也为塑料回收利用和新材料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聚丙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热塑性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轻质和高强度等优点。用于制造包装、汽车零部件以及消费者产品等领域。然而,传统聚丙烯的生产过程副作用较大,生产所需的石化资源也带来了环境压力。因此,以再生聚丙烯为基础的塑料改性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竣工引领化工可持续创新
全球知名化工巨头巴斯夫,自1885年踏入中国市场以来,便以“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核心理念,持续深耕中国化工领域。如今,巴斯夫已成为中国化工行业外商投资的重要力量。
近日,巴斯夫在广东省湛江市打造的全新一体化基地正逐步显现其宏伟规模。作为巴斯夫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该基地总投资额高达100亿欧元。自2019年11月项目启动以来,巴斯夫便以稳健的步伐推进建设。2022年与2024年,基地内的首套改性工程塑料装置及第二套热塑性聚氨酯生产装置相继投产,标志着湛江一体化基地首批装置正式竣工,为巴斯夫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石油化工新专利揭示电绝缘材料革命: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未来潜力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重要专利,名为“具有芯层结构的电绝缘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一发现无疑在当前经济及科技环境中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新材料的创新和应用领域。
在全球能源变革与材料科学的交汇点,电绝缘热塑性复合材料将成为未来方向的佼佼者。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和高科技产品的快速发展,良好的电绝缘性能不仅是安全的基础,更是提升设备性能的关键因素。这项新专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新一轮突破,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活力。
股票行情快报:道恩股份(002838)12月1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3807万元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4年12月16日收盘,道恩股份(002838)报收于12.8元,下跌0.62%,换手率0.85%,成交量3.3万手,成交额4238.61万元。
12月16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838.07万元,占总成交额19.77%,游资资金净流入135.92万元,占总成交额3.21%,散户资金净流入702.15万元,占总成交额16.57%。
AI应用爆发 巨头已涨超7倍!机构高频调研+高研发的AI应用概念股曝光
爆火以来,大模型如同一股旋风席卷全球。眼下,大模型已经踏上了和实体产业相融合的新赛道,开始拼应用、拼落地。
近日,微软在“Microsoft ignite2024”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更新了多款AI产品,推出AI助理工具和Azure AI Foundry平台,帮助企业增强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效率。
今年以来,AI应用加速发展,并迎来了爆发拐点。以AppLovin、Palantir为代表的北美AI应用公司正引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AppLovin年内累计涨幅高达727.33%,最新市值已突破千亿美元。Palantir累计涨幅260.51%,同期的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涨幅为194.66%。
中国科大在微流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我校工程科学学院朱志强特任副研究员、司廷教授和徐晓嵘教授在微纳尺度流动理论和调控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了无边界约束的开放式微流动方法,实现了从零维到三维材料的先进制造。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封闭式微通道的局限性,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适用性广、易于集成化和工业化等特点,在微球和微胶囊制备、增材制造、生物医学、能源环境、传感和微型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结合国内外的最新进展,该团队近期撰写了题为《Free-Boundary Microfluidic Platform for Advanced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and Applications》的长篇综述,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