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问题的报告
工業方面的,一致擁護首長的報吿,正如葉主席指示我們本省今後方針及任務,非常明確的指出實整工商,溝通城鄕內外關係,防「襲」防「鑽」,鞏固國防的重要任務,這是爲建設工業化的新廣東,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我們大家都知道過去廣東的工業,大部都是官僚資本和仰賴帝國主義的買辦資本建設起來的,這些工業的本質,存在着濃厚的殖民地與半殖民地的色彩,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生産不能獨立自主而依靠着帝國主義國家來供給原料——如紡織廠的原棉,毛織廠的毛條(半成品),蔴袋廠依賴印麻。
解放接管以來,給政府很大的困難,國營及私營工廠在半停頓的狀態中維持,一年來,在分局、省府、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及全體職工的努力下,逐步的開了工,而且克服了不少困難,解决了一些技術上的間題,提高了生産效率,降低了成本,並且初步實行了企業化的經營,民主化的管理,各工廠建立了工廠管理委員會,依靠工人階級把舊企業逐步改變爲新企業。
但是,我們或多或少的仍然存在着官僚主義,命令主義作風,使工作無形中造成不少的損失,因此在這次代表會上,希望各代表多加批評及指示。
廣東是華南的門戶,全省有二五OO公里的海岸綫,有取之不竭的天然工業原料,如魚、鹽等,地處亞熱帶,富有大陸缺少的工業原料,如橡膠甘蔗等,幷蘊藏鐵、鎢、錫、銻、錳等稀有金屬,是重工業必需的原料,又有六百萬的海外僑胞的游資,這些都是發展廣東工業的有利條件。
今次,工業廳召開了全省地方工業會議,各地代表提供了九三條提案,及這次全省人民代表會議各地代表提供的七O多個提案中,都是很多寶貴的意見,帮助了政府及搞工業的更深刻的了解廣東的地下及地上的資源,如何進行建設,証明了我們全體代表對于農業國家改變成工業化國家的方針,是非常明確的與迫切的要求。
(1)根據當前我們接管的國營企業是有重點的恢復過去的生產幷加以調整及發展特産的工業,如糖業的擴大,紙廠的恢復,蔴織的研究,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調査硏究工作,準備我們全面工業建設的基礎,幷搞好我們現有的企業的經營管理。
(2)地方工業方面:爲配合國營工業的發展,爲他們加工,幷發展某些特種土產加工,根據這些原則和本省的實際情况,具體來說,有下面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