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加速谁能讲好“世界能源故事”?|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推动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已成为目前全球气候行动最重要的趋势。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全球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贡献了42%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51.4%。
中国“双碳”目标提出四年来,能源行业积极行动,一方面增加新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另一方面加速发展碳捕集与封存等新技术、源网荷储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推进能源产业升级。
本年度调研,按照营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筛选了能源行业样本企业70家,覆盖了54家传统能源企业(包括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煤矿开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和16家新能源代表性企业;按企业性质划分,覆盖了49家国有企业、19家民营企业和2家外资在华企业。
调研指标方面,按照领导力、减排力、创新力和协调力“双碳行动力模型”,细分为37个指标;其中,10个为能源行业特征指标,27个为通用指标。
从调研结果来看,能源行业双碳行动刚刚“起步”。得分60(百分制)及以上的企业仅有7家,其中5家为新能源企业,分别为远景科技集团、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正泰电器、亿纬锂能。
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中国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一方面,中国需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在极为紧张的时间窗口内,完成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历史性跨越;另一方面,中国能源行业当前的形势复杂,传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相当比例,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新型能源技术和能源管理模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推动中国能源行业从传统能源模式转型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成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保持强劲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能源企业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在调研企业中,66.7%的传统能源企业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如建设风电光伏基地、规模化海上风电、大型水电基地等项目;46.3%的传统能源企业开展了智能绿色煤矿建设、绿色油气田建设、风光火/水(储)一体化及油气电氢一体化服务等,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40.7%的传统能源企业进行了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天然气调峰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提升能源系统的韧性。
新能源企业则依托自身业务,在风能和太阳能技术上不断突破,同时积极布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电站,为优化能源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调研企业中,61.1%的新能源企业开展了“新能源+”模式,拓展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如通威新能源目前在全国超20个省市开发建设了54座“渔光一体”电站;55.6%的新能源企业布局了储能业务,如宁德时代开发了高性能电池储能系统;44.4%的新能源企业开发了多能互补的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如正泰电气,采用多能源互补并配备蓄冷、蓄热、蓄电等储能系统,为终端用户提供热、电、冷等综合能源服务;11%的新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产品,如隆基绿能,参与了多个国家绿氢示范项目,目前已经达成2.5GW的产能。
科技创新是能源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演变、低碳发展已然成为主流趋势的当下,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的首要考量。
在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方面,调研企业基本建立了科技创新相关制度,并设立绿色研发机构或搭建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为自身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发展基础。比如,远景科技集团设立了“五新”战略,即通过技术创新让风电和储能成为“新煤炭”,电池和氢能成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电网”,零碳产业园成为“新基建”,同时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全社会能源公正转型。
除搭建绿色创新体系,企业低碳转型还需要资金保障。在环保投入方面,调研企业中,2023年度环保投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占58.6%,年度环保投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占45.7%,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中国石化,其年度环保投入超过200亿元。
在技术创新方向上,61.4%的调研企业开展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集中在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新一代核能体系、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天然气水合物等前沿技术领域。其中,中国石化完备了CCUS全链条技术,率先建成中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2023年捕集二氧化碳174.9万吨。
绿色技术为产业升级带来了巨大潜力,但在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以及塑造全新能源业态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诸多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培育能源新业态新模式。在调研企业中,仅有38.6%的企业在相关方面进行了探索,如源网荷储的融合供给、储能氢能多元化规模应用等。这表明企业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领域还有待提升。
能源行业产业链较长,从能源资源的勘探开采到能源的转换、存储和输送,再到终端用户的使用,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同时,能源行业低碳技术涵盖多个复杂领域,单靠一家能源企业很难掌握所有的关键技术。
这些行业特点,要求能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具备更广阔的战略视野。行业协作有助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市场的拓展,进而更好地应对低碳转型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调研企业中,32.9%的企业参与或发起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能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有效对接融通;35.7%的企业参与或支持国家能源标准制定,包括化石能源清洁化、非化石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数字智能化、能源消费绿色化等方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能源格局深度变革的当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能源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必由之路。
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能源故事都是中国故事。”
作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能源企业需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投身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项目建设,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推动全球能源朝着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讲好全球合作的“世界能源故事”。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碳中和及生态文明急需完善现有化石能源工业利用方式: 工业革命以来,将地层中的化石能源(煤、石油及天然气等)开采出来,燃烧利用变成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不合理的。 化石能源不仅是一类能源,而且还是一类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物质,因此,我们提出了将化石能源的能量和元素同时高效利用而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科技路线,可以形成化石能源固碳利用的能源工业和材料工业路线,综合经济效益更好! 这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经济可行的根本途径。
一员工在工作电脑中私存64G的不雅视频和图片结果被公司发现,公司怒将其开除!员工不服:我存了,但没看!公司是违法解除!双方闹至法院,结果会怎么判?一起来看案例!事件回顾黄某于2007年7月2日进入上海某公司工作,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
12月19日,一位网友发帖称,自己给出去的2000元结婚礼金,被朋友退还了。其朋友说:“鉴于我领证已久且你目前没有结婚计划,特此返还结婚礼金,祝愿你幸福快乐。”朋友还表示“我的朋友们都要充分享有不结婚的自由”。
“周永刚已经拿到总额580万元国家赔偿,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冤错案件最高的赔偿。”12月19日,周永刚案辩护律师孙阔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2023年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宣判周永刚无罪,这起发生在35年前的冤案得到纠正。
为全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安机关追逃工作,及时消除社会治安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公安局决定对涉嫌刑事犯罪负案在逃人员韩妮娜予以公开悬赏通缉。
12月16日,甘肃庆阳市镇原县教师李某某向记者反映,2012年5月他与朋友打麻将,玩法是“平和”5元、“炸弹”10元,被公安机关罚款500元。2014年6月,他再次与朋友打麻将被公安机关罚款300元。2023年11月,李某某又被镇原县教育局记过处分,他对该处分有异议。
宁波14岁女孩药店独自买处方药,一次吞下16颗药被送ICU抢救!家属质疑:没有处方,为什么未成年人能从药店买到处方药?
来源:宁波晚报 李女士(化名)这两天一直感到后怕,她14岁的女儿小雨(化名),因为过度服用药物被送进ICU抢救。好在救治及时,已经脱离危险,过几天就能出院。但她提出质疑:没有处方,为什么未成年人可以在药店买到处方药?李女士女儿小雨是初中生,因情感障碍问题曾在康宁医院治疗过。
12月19日上午9时30分,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杨妞花作为被拐者之一到庭参加诉讼。19日下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驳回余华英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19日下午2时15分左右,杨妞花及其代理律师王文广从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走出。
寻亲23年无果,丢失的女儿竟住在对门?但它却真实发生在河南洛阳的梁绍波身上。是意外走丢,还是人贩子所为,三岁的女儿怎会离奇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