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临沧:把握机遇推动产业大发展
“试验点344号品种折合亩产624.61公斤,对照园344号品种折合亩产151公斤,净增473.61公斤。”
2024年9月8日,由国内多名专家和院士以及当地农户组成的测产组,在临翔区蚂蚁堆乡一水村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基地进行测产后宣布,由专家领衔指导的临沧坚果试验点主栽品种亩产产量大增,示范园较对照增产313.60%,示范点增产效果显著。
经过数十年的品种选育、驯化、扩繁和推广,目前临沧坚果种植面积已超过260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0%、全国的一半,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坚果主产区。如今,经过本土化后的“临沧坚果”已成为云南特色产品品牌和临沧亮丽的产业名片。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立下鸿鹄之志的临沧人,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而今的临沧,经济实力已大幅跃升,产业结构也日渐优化。202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1.1:24.3 :44.6,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8.4个、10.2个百分点,保持三、一、二的格局,一产趋稳、三产发展加快。
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力促进了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新型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园区聚集效应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到2023年,全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50.63亿元,比1978年增长306.4倍;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发电量159.57亿千瓦小时、成品糖97.89万吨、精制茶叶3.37万吨、饮料酒16.64万千升、啤酒15.72万千升、发酵酒精8.53万千升、水泥443.32万吨、坚果6.76万吨、松香3.8万吨、铁合金3.77万吨、硅5.2万吨、自来水生产2107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临沧把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作为抓产业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茶、糖、果、林等优势高原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促进农业产业从种养环节向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延伸,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同时,持续推进口岸与园区融合发展,以孟定清水河为核心,联动南伞、永和、芒卡等口岸通道,对临沧边合区进行整体规划,并通过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带动临沧高新区、云县产业园、凤庆产业园差异化发展,建成临沧、云县铁路港,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
2023年,临沧城镇化率37.52%,比1978年增长31.82个百分点;到2023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82.61万人,比1978年增8倍。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临沧不断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精心编制城乡规划,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2023年,全市燃气普及率63.91%,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2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7平方米,供水管道密度12公里/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15.08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海绵城市4.7平方公里,公园128个,绿道107公里,临沧的街头,处处洋溢着生态宜居之美。
如今,漫步玉龙湖,远山,云雾缥缈;湖畔,新楼林立;水面,静影如璧……泼墨点彩之间,一幅以产业引领、生态为底、幸福宜居的山水长卷在眼前铺展,让人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