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徐复观评对越反击战:待望此战争和62年中印战争一样
中国是一个有大国情怀的国家,而这份大度永远不是他国无理的理由。上世纪六十年代,从美国列强手中挣脱出来的越南在苏联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国家独立和统一。然而,久别的独立非但没有让越南学会珍惜,反而造成了当地人民思维的过度膨胀。
于是,在苏联的鼓吹下,越南又开始了将周边泰国、柬埔寨,甚至是中国发起侵略。面对如此贪心的国家,我国政府迅速、反应果断出击,并快速取得了胜利。将领徐复观就曾评价越反击战道:待望此次战争和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样。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在蒸汽的推动下英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寻找更广阔的商品贸易市场和原材料基地,英国开启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于是在南亚版图上印度,因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成为了英国的窥伺对象。
在英国殖民地一个世纪里,他们不但使印度本地的民众从经济上逐步对机器生产的方式产生依赖,并且在思想上向印度民众传输天主教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于是,被彻底改变思维方式的印度人民不但对被他国侵略,没有丝毫耻辱,反而十分骄傲地接受先进国家的文化洗礼。
1936年,印度政府瞄准了我国正处于抗击法西斯战争、无暇顾及国内其他事物的大好时机,以高价联合英国政府大臣,在我国的西藏地区划分出了一条名为“麦克马洪线”的虚假国界,企图将西藏南部地区的部分领土华为自己管辖范围内。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印度在中国的边界不断反复试探,然而结局却一直不容乐观。1962年10月底,中国军队难以忍受其对我国边境百姓生活和军人生命的伤害,开始发起自卫反击。
而战争的结果自然不用多说,未出半年,手持落后军事武器的中国军人便击退了那些坐拥英国战斗机与先进武器的精锐军队。
在这之后,拥有大国气度的中国政府还提前许释放了印度4000余名被俘人员,和大量武器物资。用实力证明了,我国在亚洲地区的绝对话语权,为我国取得了大国际量政治、外交斗争中的先决条件。
然而,拥有如此胸怀和气度的中国,不但没有让越南明白中国的担当和实力,反而引起了其的不屑,错误地认为我国是软弱的。于是,无奈之下,被越南不断侵扰的中国毅然出兵,教育了这些心术不正之徒如何正确发展。
在越南的土地上也曾经历过被两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法国人侵占的历史,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胡志明领导越南共产代表的独立同盟向法国宣战,并于九年后宣告独立。
同时期,世界也刚刚从美苏冷战的局势中逐渐解冻。但是,一方面由于苏联以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身份频频插手我国内政,另一方面难以接受赫鲁晓夫对斯大林观念的全盘否定。
最终,我国与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起,宣告与苏联的关系破解。然而,这段关系的结束,引起了认为自己付出很大的苏联的强烈不满。
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开始抓住美国从印度支那地区撤退的机会,开启了其向亚洲版图扩张的脚步,企图用暴力的方式稳定期在东南亚的地位。
为加快侵蚀,气急败坏地苏联瞄准了东南亚刚刚独立的越南。于是,在几次讨论之后,贪心的两国一拍即合,发起了对社会主义代表国家目标的冲刺。1978年,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两国同盟正式形成。
在这样的环境下,拥有半生军旅经历,而在抗击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转为学术研究的将领徐复观气愤至极,公开发表了“待望此次战争和1962年的中印战争一样”的言论。
早在苏越两国建立军事合作同盟关系之前,越南的贪心就已经显现了出来。早在1951年,在东南亚印支二大的会议上,越南便向老挝与柬埔寨两个同样建立的国家提出了统一的“发展战略”,并向两国发动了入侵。
于是被泡沫冲昏头脑的越南,甘愿沦为苏联针对我国的一把刀,发起了对我国的频繁骚扰。而越南之所以这么有底气,一是在于我国刚结束了十年的动乱,国家经济水平比较落后,而战争是需要资金支持的。
二是由于我国的军队自1962年对印度的战争胜利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带打过大仗了,按照常理来说,我国的战斗水平会大不如前。三是因为越南有着苏联这个大国公开的支持,而且其刚刚“打跑”了强大的美国并占领了东南亚两个小国,自认为军事实力较强。
1979年,中越两国边境战争打响。在我党的战略部署下,一方面我军对越南坚决采取用最多五天时间,歼灭越军一至两个师,以速战速决的战略,消灭越南的嚣张气焰的方式。另一方面我军对苏联采取在北方要塞地区设防,防止苏联从我国北方找寻突破口夹击的战略。
最终,我国动用了近六十万兵力的部队,与越南军队在我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近5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了对峙。
仅仅用了三个阶段、累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击退越南的军队,击破了苏越两国对于中国,乃至亚洲的不当想法,成为徐复观先生“泱泱大国之风的胜利”的现实体现。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成功,不仅击破了苏联和越南两国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侵蚀妄想的战略部署,同时摧毁了越南北部知道工矿业,对保护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世界的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知道在近代我国在战争之后,便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生转移,但是真正的失败要属与日本的甲午战争的失败。
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过度腐朽与落后的清政府,连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小国都无法对抗,更不用说这些依靠两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先进国家了。于是,对我国资源丰富的土地窥探已久的列强们,开始对我国的瓜分和资产的抢占,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然而,这时与越南的战争也有着相同的影响。如果说这一战要是输给越南的话,其后果自然是不堪设想。
我国成功便成功在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是压倒性的胜利,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打得侵略者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反击。同时,这场战争背后勇于向苏联老大哥对抗的气魄,也成为了无数国家敬佩的原因。
然而,为什么社会主义阵营中绝对的老大哥苏联和有着较好,军事实力的越南两国联手,都没有打过这个经济发展尚且落后的国家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苏联的靠山不牢靠。不论是苏联和越南低估了我国的作战实力,还是苏联只是借用越南这把刀。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苏联能够给予越南的除了和卫星国集团在外交上对我国破口大骂以外,也只有少量的部分空运和船只了。
两国过远的运输距离固然应该考虑在原因的范围内,但是从中苏边境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对抗问题上来看,苏联是并不想“插手”的。
第二,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越南的军方在战斗之初,曾宣扬过一个越南兵可以打三十个中国兵的自大言论。于是,或多或少的掉以轻心,最终自食其果。
第三,本是恶人而又四处“卖惨”。在盲目地对我国边境发起攻势之后,无赖的越南在连连受挫之后,又开始向联合国寻求庇护。于是,这种荒唐且可笑的举动无疑成为了世界的笑柄,失去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国是一个有担当、有胸怀的国家,愿意为周边和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帮助。但是,这份大度绝不是对其他国家一味纵容的理由。
不论是拥有较多人口基数的印度,还是击败了老挝和柬埔寨的越南,无论你有着何等的理由、何样的方式,倘若对我大中华有着非分之想,其最后的结局定然是极其可悲的。而这,就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积淀的民族底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