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发现间谍?拿价值几十万的设备一顿扫算泄密了吧!
从网友发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可疑人员携带扫描设备,对参展装备贴脸扫描建模。看背包带天线,估计数据是实时传输的,这人怕不是一次性“耗材”啊!
该男子手持一套“Artec Leo无线三维扫描仪”,这玩意在官网上售价是348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万元!已经算得上是高端设备了。什么样的人才会买得起这样的装备呢?!
该设备以其高精度的扫描能力著称,甚至可以达到0.1毫米的误差范围。现场画面中,他正对一辆新型车载榴弹炮进行细致扫描,似乎意在采集装备外形及结构的详细数据。更令人不安的是,他的背包疑似配备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可能随时将采集的数据远程发送至他方。
现场是有“请勿入内”的警示标语的,但是这人无视警告就跑进去乱拍,所以肯定不是做玩具的来采集数据。
但也有人觉得,现场这么多人在场,居然没一个人意识到间谍行为的严重性,看来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普及得少了。
再近一点,在2014年的陕西秦巴山区,就有不少美国、日本来的间谍在此非法测绘。“有一个日本人,在中国雇了一辆车,在宝鸡某要地非法测量时被抓。”这是今年9月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外透露的一个消息。
珠海航展作为展示中国尖端国防科技的国际盛会,其安全措施一向被认为十分严密。然而,这起事件暴露出以下几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1. 设备入场管控不严:如此高端的扫描仪器,按理应引起安检人员的警觉,为何能轻易被携带入场?
2. 参观区域隔离不足:敏感装备展示区域虽有警戒标语,但物理隔离措施是否过于松散?人员接近核心展品的自由度显然过高。
3. 数据安全防护薄弱:如果数据确实被扫描并传输,那么展览方是否未采取防电子窃密的必要技术手段?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军火展览中,许多展品并非实物,而是经过处理的模型,以防止核心技术外泄。反观本次珠海航展,若装备是真品,其信息外泄风险则极为严重。
高精度扫描模型可用于逆向工程,帮助敌方还原装备的结构与功能,其数据可能被用于军事对抗模拟或装备研发对标。况且如此昂贵且专业的设备,鲜有普通民用需求。再结合背包中的无线设备,似有意规避数据储存或携带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