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方法很重要
成长的道路上,确定目标后,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总是会更靠近目标,但倘若方向不清或者错误的话,只能是多走冤枉路,甚至“南辕北辙”。所以,“强化自我效能、打破思维边界、勇于直面现实”都是从新手到卓越的关键要素,但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还在于用对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里,我们不妨借用麦肯锡公司的三大理念“以事实为基础,严格的结构化,以假设为导向”作为思考框架。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前提是以事实对象为基础,过程中对事物进行科学严谨的解构分析,并能够以终为始得出事物本质的方法。
“战术千万条,敢打第一条”,方法很多,但尊重事实是职场发展基础中的基础。所以,我们先从事实入手。
我们常说“事实摆在眼前”,事实可以弥补直觉的缺陷,可以提高可信度,但要以事实为基础,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多人甚至是主观否认客观事实,尽量逃避或者不让上下级看到不愿看到的事实。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职场中的很多问题都有过类似的先例,有些可以直接找到,有些会以不同的形态呈现,但内在逻辑也是一致的。所谓以事实为基础并不单纯是“眼见为实”的理解,更重要是如何养成以事实为基础的思维习惯,从而实现自我跃迁。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有一个观点:现场有神明,物品制造的原点在生产现场,销售的原点是同客户接触。发现问题时,首先就要回到现场。脱离现场,在办公桌旁空谈理论,解决不了问题。
稻盛和夫刚开始工作时也很迷茫,看着身边的伙伴一个个离职,他也想过逃避。在亲人的鞭策下他比别人多了一分坚持,并在研究新型陶瓷“镁橄榄石”这一项目上实现了自我突破。
烧制“镁橄榄石”的粉末非常松脆,无法成型烧结在一起。年轻的稻盛和夫不分昼夜,苦思冥想,反复试验,但仍然得不到最好的结果。有一天,他进入实验室的时候偶然被松香树脂的罐子绊了一下,差点摔跤,正当他准备抱怨时,突然豁然开朗,“就是它!”
稻盛和夫用松香树脂当粘合剂成功解决了成型的难题。而在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通用(GE)解决了这个问题。稻盛和夫的公司因此接到了松下公司的大量订单,起死回生。
稻盛和夫把这次偶然的发现称之为“神的启示”。从此,“即使在苦难当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得越烂漫。苦难和挫折是神赐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首先,最重要的事实来源于现场,来源于亲自实践。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复盘,作为新人难免犯错,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每一个项目或者阶段性工作之后都能做好总结反思,持续沉淀,才能够更有效提升自己。
其次,与优秀的人共事,绝大部分人受环境影响很大,尤其是负面情绪更容易传染;相反,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在一个做事逻辑性很强的团队里,相互学习、借鉴,就会养成更为优秀的做事习惯。
再次,不要安于现状,对于职场人而言,往往受限于收入、工作性质以及难易度等。呆在舒适圈,是不可能养成以事实为基础的思维习惯的,相反,你看到的就只会是你想看到的,而能解决的更只能是有限的范围。
最后,能够持续反省自己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怀疑我们所知道的一切,而又对未之的事物保持好奇感;尤为重要的是,在信息化时代,还有一类事实就是“数据”,所以我们还需要拥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能够基于数据重新分析,持续更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