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香 > 50年代划阶级毛主席家什么成分?趁儿子回乡捎去三句话

50年代划阶级毛主席家什么成分?趁儿子回乡捎去三句话

aaron2024-12-23 00:02:46松香30
热塑性弹性体

  1950年冬,韶山的土地改革运动进入了划分阶级的阶段,接下来就是分田地了。韶山乡党支部书记毛仁秋,是个老地下党员,原则性多于灵活性。他为一件事作难了,即如何来划分家的成份,如何来处置他家的田土。

  1921年春,全家出外干革命,曾经宣布他家的田土分赠给没有地的农民。在毛仁秋看来,那只是一句话。没有契据,因而不能作数。现在的业主仍然应该是。按照土改政策,是根据解放前三年的不动产来划成份的。那么,应该怎样对待家的事呢?

50年代划阶级毛主席家什么成分?趁儿子回乡捎去三句话

  乡干部们左斟酌,右权衡,觉得家应该划为富农。但是共和国主席。那时,全家为革命已经牺牲了个人。把一位革命领袖划为富农,又怎么讲得过去呢?

  还有一件很实际的事也使他们为难,那就是退押。兄弟离家后,田土一直是别人在耕种。其中有的就是过去的佃户,比如李南华等。当初,他们向的父亲顺生阿公租田时,也是交过押金的。尽管李南华他们没有提出退押的要求,但作为农会,却觉得有责任帮助他们收回自己的押金。顺生阿公早已作古,现在,这笔押金该找谁退呢?

  如果毛仁秋他们稍微动一下脑筋,这样的问题也是不难解决的。自1921年起,一家就没有人去收过租。其间,毛楚雄和周外婆回家住过一些时候,由于祖孙二人生活无着,由毛氏族人出面,曾动员佃户交过一点租。那是接济烈士遗孤,与地主收租根本不是一回事。家的田土实际上早送人了,还要退什么押呢?至于划成份,一家29年没有来管过原属于他家的产业,还要划个什么成份呢?

  那天晚上,乡支书毛仁秋、乡长孙辉先、乡农会主席毛海发,还有乡政府秘书小郭,4个人研究来,研究去,推举由毛仁秋执笔写这封信。毛仁秋粗中有细,他觉得也不可太直截了当。他机智地拐了个弯子。因为土改还有一条政策,革命军人和革命烈士都应该参加分田地,一家有5位烈士,又都是韶山冲里人,就应该享受这一政策。当然,不给一家分田地,他家也不怕没饭吃。但作为家乡的基层干部,不这样做就违反了政策,也与情理相悖。他于是在信中只问家里有几口人参加分田地,不谈别的。信是这样写的:

  毛仁秋初通文墨。他写好信,又念给大家听了一遍。乡政府秘书小郭怕没听清楚,拿过去又看了一遍,说:“毛支书,那成份的事,你还是没有讲嘛!”

  常言道,军令如山倒,国法大如天。连位尊权重的都付来退押金,对于政府的政策,上级的指示,谁还敢阳奉阴违呢?

热塑性弹性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AI创作、互联网收集,请查看免责申明

本文链接:http://www.wvchemicalgroup.com/post/33701.html

标签: 松香的成分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