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松香 > 老人捡到一根铁棍熔炼后12000元卖了专家:让国家损失3个亿

老人捡到一根铁棍熔炼后12000元卖了专家:让国家损失3个亿

aaron2024-12-23 19:07:52松香22
热塑性弹性体

  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境内出土的文物,都归国家所有,所以偷盗、挖盗文物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即便是人们捡到的文物,由于归国家所有,也应该上交国家,但是我国的不少人,相关知识欠缺,即使捡到了文物,由于不知道它就是价值连城的文物,将它毁掉或当成废品卖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地区的一位拾荒老人,在捡拾废品的时候,看到垃圾桶旁边,有一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的东西。老人走过去后,发现是一根“铁棍”,顺手将它捡起带回家了。

  老人用手掂了掂,预估“铁棍”有七八斤重,这让老人很开心。拿回家之后,他用抹布将“铁棍”表层的锈迹擦洗掉了。老人发现铁棍上有很多奇怪的符号。老人不识字,也不认识他们。擦洗之后,锈迹斑斑的“铁棍”,开始泛出了暗黄的金光。老人激动了起来,这绝对不是一根普通的铁棍,它很有可能是金子做的,即便不是金子,也是一个值钱的老物件,能卖个好价钱。

  金子不会生锈,所以老人也不确定,捡到的“铁棍”究竟是什么材质的。次日,老人赶集时,将它拿到了城中,让城里的金店老板给自己看看。金店老板也是个厚道人,并没有欺骗眼前老实巴交的老人,而是告诉老人,这个物件确实是金子做的,但是黄金质地不纯,卖不上好价钱。

  金店老板劝说老人将“铁棍”熔炼了,将金子提纯出来,或许能卖给好价格。老人按照金店老板的建议做了,在7斤重的“铁棍”中,提纯出了4斤黄金。按照市场价,老人以12000元的价格,将4斤黄金卖给了金店老板。老人一下子得到了一笔巨款,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老人捡到“黄金”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十里八乡,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件事,也传到了一位考古专家的耳朵,他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老人捡到的“铁棍”上,有不少奇怪的符合。

  几年前,考古学者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地区,发现了战国时期的“阿鲁柴登墓”遗迹。发掘之前,阿鲁柴登墓已经被盗墓贼多次光顾,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阿鲁柴登墓,还是出土了两百多件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鹰顶金冠饰”等特别稀有的珍贵文物。老人所在的地区,距离“阿鲁柴登墓”遗迹不远。专家猜想,老人捡到的“金棍”,是否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专家根据老人和金店老板的回忆,大致勾勒出“金棍”的体积、形状和特征。专家还对提炼“金棍”所剩的残渣、金块进行鉴定和复原,确定老人找到的“金棍”,是匈奴时期罕见的金器。

  历史上,匈奴一直是我国的强敌。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曾派蒙恬率兵征讨匈奴。刘邦建立汉朝后,也曾亲自率兵去攻打匈奴,但是在白登山,他被匈奴大军围困,差点丢掉了性命。这之后,汉朝的汉惠帝、汉文帝和汉景帝等皇帝,就不敢和匈奴爆发大规模战争了,战略上处于守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力空前强盛,汉武帝开始主动出击,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将领率兵攻打匈奴。卫青、霍去病等将领接连取胜,给予了匈奴重创,还收复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到了汉元帝时期后,汉朝又衰落了,他为了和匈奴维持和平,采用了“和亲”的办法。

  汉元帝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王昭君,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之后,为两国带来了十多年的和平。同时,也加强了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汉朝的先进文化传到了匈奴,匈奴先进的冶金技术,也传到了中原。老人发现的“金棍”,恰好就是汉朝时期的匈奴的珍贵金器,是我们研究匈奴和汉朝冶金技术的珍贵文物。可惜,它被老人熔炼了。

  为了保护我国的各类文物,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这让我国的很多珍贵文物,得到了妥善的保藏。同时,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国也在各地做了不少考古、文物知识的普及活动等。

  现在,不但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文物的保护工作了,即便是普通民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了。相信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物,我们有能力保护好,并将它们妥善地交给下一代。

热塑性弹性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AI创作、互联网收集,请查看免责申明

本文链接:http://www.wvchemicalgroup.com/post/3422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