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行业专家发出低碳强音—— “双碳”战略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邹才能表示,能源绿色转型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第二有利于建设能源强国,第三有利于加快绿色发展。“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科技驱动、洁煤降碳、稳油增气、强新增绿、智能互融,核心是要靠科技。”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常委朱庆锋也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企业探索智慧化用能、循环化用水、多元化供能等绿色低碳实践。比亚迪集团副总裁赵俭平在演讲中表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方向,高度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一块煤的“黑白”奇妙之旅
毛乌素沙地边,榆林百米深的矿井下,采煤机犹如钢铁巨人般伸展着巨臂,将“乌金”源源不断地挖出。
40年前,一篇《陕北有煤海 质优易开采》的电讯稿,揭开了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神府煤田的面纱,拉开了陕西能源大开发的序幕。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1949年,陕西原煤产量仅43.6万吨标准煤。2023年,我省能源生产总量较1949年增长1563倍,其中,原煤产量7.62亿吨,较1949年增长1350倍,原煤产量稳居全国第三。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人工智能模型提高太空天气预报能力保护太空设备
据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11月8日消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增强模型“预测MeV电子-中地球轨道”(PreMevE-MEO),可实现每小时准确预测太空天气,保护太空设备。研究人员通过将卷积神经网络与变压器相结合,使模型能够预测地球外辐射带内的电子,从而避免电子导致的太空设备故障。该研究由美国能源部和实验室指导研究与发展计划资助,落实《国家空间天气战略和行动计划》的要求,提高对太空天气事件的防范能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空间天气》期刊。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HFC替代技术”学术交流会在香港举办
9月2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香港工程师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珠海校友会共同组织,香港机电工程署、香港屋宇装备协会及美国制冷商会等共同参与的“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HFC替代技术-跨临界CO2冷热智慧联供技术”学术交流会在香港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力求在全球气候变暖与碳中和的背景下,从立法政策、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国际趋势等方面探讨自然工质CO替代传统HFC(氢氟碳化物)制冷剂的技术前景。整场交流会气氛热烈,讨论深入,各界对HFC向自然工质CO2替代方案的广泛应用前景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