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塑性弹性体政策 第3页

我国废塑料化学循环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我国废塑料化学循环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我国废塑料物理循环利用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但化学循环产业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由于我国缺少更有效的政策推动和品牌方承诺,同时各项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尚不能刺激品牌方市场对PCR等产品的需求。化学循环技术尽管有研发,但一般处于中试阶段或示范阶段。相关产业尚未起步,多方处于观望状态。

  截至目前,我国没有推出强制性PCR含量的目标要求,仅有一些指导性文件出台。我国出台的一些主要指导性文件如下: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鼓励开展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及推进低值废塑料热裂解技术推广应用;2023年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废塑料等废弃有机物与原油耦合加工,鼓励重点开发废塑料低能耗热解与净化预处理技术,开发低碳排放的废塑料热解油深加工成套技术,加快废塑料化学循环工程试点示范。在技术标准方面,2022年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的《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364—2022)》,对废塑料再生明确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在财税方面,废塑料加工也有一定的优惠,如塑料化学再生产物的增值税退税比例为70%,废旧农膜再生产品享受100%退税。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如何理解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如何理解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

  学习《决定》每日问答如何理解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这一重要改革举措,对于保障和规范执法机关实施强制措施,强化对人权的执法司法保障和对产权的依法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完善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保护产权的重要举措。人身权、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分为行政强制措施和刑事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主要包括行政传唤、行政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刑事强制措施主要包括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等。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是执法办案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查封、扣押与案件有关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冻结有关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我国行政强制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对涉及公民人身权利强制措施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的实施机关、范围、条件、程序、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措施,应依法依规实施,并接受审查监督,以保障执法办案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特写|“CHINAPLAS 2024”里的巨头们: 抢占新能源应用需求 坚定探索循环经济

特写|“CHINAPLAS 2024”里的巨头们: 抢占新能源应用需求 坚定探索循环经济

  时隔六年,一艘满载最新橡塑产品和技术的“巨轮”驶回上海——这几日,“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异常火爆。

  作为本届展会的关键词之一,低碳经济已经广泛渗透诸多行业,并在潜移默化赋予了一些新的产业逻辑和机遇。以化工为例,碳排放限制、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横亘在行业面前,这对于化工原材料和技术研发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今年展商数量攀升至4420家,产品几乎都在聚焦对科技创新、降本增效、节能减碳的强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