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塑弹性体 第6页

化企并购重组浪潮有望再起

化企并购重组浪潮有望再起

  受一系列政策利好影响,A股并购重组正在升温。Wind数据显示,自证监会9月24日发布“并购六条”以来,已有超百家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公告。据不完全统计,进入11月后,华峰化学、华康股份、南京化纤、阳谷华泰、道恩股份、江天化学、美锦能源、青岛双星等多家A股上市化工企业陆续发布并购重组事项。

  道恩钛业原计划通过IPO登陆A股上市,最终选择被同一实控人旗下上市公司道恩股份并购。11月11日,道恩股份收购道恩钛业控股权的预案出炉,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道恩钛业100%股权,公司股票11月12日复牌。

浙江众成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71939万元融资余额243亿元

浙江众成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71939万元融资余额243亿元

  11月20日,浙江众成涨2.44%,成交额5337.06万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浙江众成获融资买入额719.39万元,融资偿还717.47万元,融资净买入1.91万元。截至11月20日,浙江众成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43亿元。

  融资方面,浙江众成当日融资买入719.39万元。当前融资余额2.4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6.39%,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券方面,浙江众成11月20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元;融券余量8.06万股,融券余额33.85万元,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处于较低位。

投资52亿元 联泓惠生10万吨POE项目开工!

投资52亿元 联泓惠生10万吨POE项目开工!

  9月26日,位于泰兴经济开发区内的联泓惠生年产10万吨POE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市长刘文荣,副市长、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朱为祥,联泓新科董事长、总裁郑月明参加开工仪式。

  该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是去年金秋经贸科技洽谈会上签约的投资体量最大项目,此次开工建设的10万吨/年POE项目为一期项目。该项目主要生产光伏胶膜料、增韧料等产品,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60亿元,税收5亿元。

  由于性能突出,POE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车用材料增韧改性、鞋材以及建筑、电子电器、日用品、医疗器材等领域,近几年,在高性能光伏膜领域被大量应用,已成为广泛替代传统橡胶和部分塑料的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此次开工的联泓惠生POE项目,打破了国外在聚烯烃弹性体生产技术领域的垄断,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实践,更对推动我市烯烃产业提档升级、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丽水志晟新材料取得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快速剥离装置专利提高加工效率

丽水志晟新材料取得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快速剥离装置专利提高加工效率

  金融界2024年12月1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丽水志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快速剥离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135052 U,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3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快速剥离装置,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安装有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工作台顶部外壁中部转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一侧转动连接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能够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且从动齿轮的凸齿数量为不完全齿轮凸齿数量的三倍,所述工作台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和不完全齿轮转轴同轴固定,所述从动齿轮顶部外壁同轴固定有承接盘,所述承接盘设置有三个凸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组件,工作人员能够在加工间隙更换新的原料,能够有效的利用时间,实现连续加工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国产运动跑鞋的“中底”战役

国产运动跑鞋的“中底”战役

  这就不得不提到“踩屎感鼻祖”——Boost。2013年,adidas与巴斯夫化学公司合作研发出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材料并采用超临界发泡技术中的珠粒发泡工艺,将TPU拆分成若干的微型“胶囊”,再将其体积膨胀到原来的10倍,以提高材料缓震性和回弹性。这些膨胀了的TPU,外形像雪白的“爆米花”,被运用于跑鞋中底,命名为“Boost科技”。

  adidas爆款Yeezy Boost 350 V2、adidas EQT、NMD系列的中底部分,都搭载了Boost泡沫材料,令它们拥有优秀的回弹缓震能力,以此更好地利用跑者力量,提升回弹,降低运动员的能耗。这种独特的脚感也被形容为“踩屎感”,开运动跑鞋先河。

三部门部署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近八成新材料公司前三季度盈利

三部门部署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近八成新材料公司前三季度盈利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计划到2035年,新材料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建成并稳定运行。在新材料概念股方面,近八成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