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科学网

新型复合材料可实现高效海水提铀

aaron2025-01-01 18:15:44材料百科21
新型复合材料可实现高效海水提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吉平团队在海水提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利用精心设计的蜡铸造法和“相转换”过程,制备了具有大孔结构的聚偕胺肟水凝胶粒子,并将其包覆进海藻酸-聚丙烯酸球中,制备了A-复合球材料,该复合球材料可用于海水中铀酰离子的富集分离。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上。

  海水提铀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但回报最高的核燃料资源研发项目,更是被《自然》杂志评为“七种改变世界的化学分离技术”之一。目前,全球对发展海水提铀材料高度重视并在努力推进相关研究,但仍面临所开发吸附材料在真实海水中提铀能力差、海水提铀综合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在保证吸附容量的同时,提高吸附材料对铀酰离子的亲和性及选择性,同时改善吸附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进而优化和提升材料的海水提铀性能并降低其使用成本,是推动海水提铀材料及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

材料工程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安全排查专项行动

aaron2025-01-01 18:15:44材料百科22
材料工程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安全排查专项行动

  此次行动聚焦学生社区,旨在进一步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检查小组逐一走访宿舍,细致排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向同学们普及冬季宿舍用电安全常识,提醒大家不使用大功率电器,避免用电过载。同时,从宿舍地面卫生、物品摆放以及安全通道畅通等多个方面,对宿舍的整体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宿舍卫生良好,具备一定安全防范意识,彰显了学院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屈天一向同学们强调了宿舍安全的重要性,她指出,安全稳定的宿舍环境不仅关乎个人健康与成长,更对集体进步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她鼓励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宿舍长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落实落细每周卫生值日,内务整理,班委联系宿舍等多项管理制度,通过结对互助,榜样引领等多种方式,共同创建文明宿舍、平安社区。

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Quantum Design-新品

aaron2025-01-01 11:03:37材料百科18
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Quantum Design-新品

  在多数情况下,为确认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样品分析通常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对于AFM和SEM成像技术而言,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相同的区域进行对比分析。2022年10月,美国Quantum Design公司重磅推出,将SEM和AFM技术融合在一台设备上。用户不需要将样品从一台显微镜移动到另一台显微镜,也不必使用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来分析样品上的同一位置,而是在

  同一用户界面内、同一位置进行互补性综合测量。FusionScope多功能显微镜提供了带有SEM功能的原子力显微镜的所有优点。它能够实现标准AFM的测量模式,包括接触、动态和FIRE模式(Finite Impulse Response Excitation )。只需单击按钮,即可在亚纳米分辨率下切换AFM和SEM成像模式,并获取所需的数据。通过更换悬臂,AFM可轻松实现高级工作模式,例如力曲线、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和磁力显微镜(MFM)。

空间站材料科学实验样品交接暨学术研讨在沪举行

aaron2025-01-01 11:03:32材料百科22
空间站材料科学实验样品交接暨学术研讨在沪举行

  6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承办的“空间站材料科学实验样品交接仪式暨空间材料研讨会”在沪举行。

  本批空间材料实验样品是空间站高温材料实验柜(高温材料柜)首次下行材料样品和无容器实验柜下行的第四批样品。材料样品于6月4日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从中国空间站返回地面。本批次随高温材料货包返回的样品包括5个高温材料实验样品和3盒无容器材料实验样品,分别交接与分发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海电机学院,涉及高温合金、半导体材料、功能晶体等。

专家表示:AI技术将大大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

aaron2024-12-31 13:47:50材料百科24
专家表示:AI技术将大大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关于“人工智能驱动的微纳材料创制技术”的分享引发关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喻学锋直言,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驱动着着材料科学的创新,并且“AI for Science”已进入加速涌现期。

  新材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之一,然而,新材料普遍面临研发周期较长的问题。他介绍:“新材料从发现到工业化应用往往需要10至20年,这一现实与我们对新材料的迫切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传统的材料研发方式耗时长、成本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新材料快速更新换代的需求。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喻学锋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材料研发带来了新的可能。他表示,人工智能新技术为材料研发范式的跃迁提供了新工具,正在一步步缩短新材料的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材料科学申请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专利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效率及寿命特性

aaron2024-12-30 22:16:29材料百科20
材料科学申请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专利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效率及寿命特性

  金融界2024年10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材料科学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专利,公开号CN 118791454 A,申请日期为2024 年 4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的由化学式 1 表示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实现优异的空穴注入特性及空穴传输特性。并且,本发明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辅助层包含本发明的由化学式 1 表示的有机化合物,从而可以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电压、效率及寿命特性。

AI材料科学发展现状及“AI+新材料”产业融合探索

aaron2024-12-23 23:55:26材料百科23
AI材料科学发展现状及“AI+新材料”产业融合探索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AI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材料制造及消费国之一,在新材料产业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据工信部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将达到10万亿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3.5%。AI技术对材料科学的赋能作用显著,AI材料科学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6.76%。

  AI技术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机器学习算法,为材料研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能够自动筛选并优先测试最具有潜力的化合物,极大地简化了材料科学家在数据分析、文献查阅和实验验证等方面的工作负担。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开发的CAMEO AI算法,能够自主发现潜在的实用新材料,极大地缩短了新材料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时间。

半导体情报科学家利用创新界面外延策略制备二维单晶材料!

aaron2024-12-22 22:59:53材料百科27
半导体情报科学家利用创新界面外延策略制备二维单晶材料!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s)作为二维材料,在下一代电子集成电路和光子集成电路中显示出巨大潜力。其中,菱面层状(3R)TMDs因其优异的电流密度和高载流子迁移率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生长大尺寸单晶3R-TMDs面临着表面外延生长的挑战,这限制了层数和堆垛相位的精确控制。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刘开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灿副教授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张广宇研究员等人合作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Interfacial epitaxy of multilayer rhombohedral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 single crystals”的最新论文。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 “晶格传质-界面外延”的外延策略,成功实现了晶片尺度、厚度可控的3R-TMD单晶的通用生长。通过这种方法生长的3R-MoS

中国科大第二届“墨子论坛”—化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分论坛举办

aaron2024-12-22 22:59:36材料百科28
中国科大第二届“墨子论坛”—化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分论坛举办

  4月14-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二届“墨子论坛”—化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分论坛在环境资源楼举办。来自麻省理工、哈佛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6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了分论坛。此次分论坛旨在为参会的青年学者提供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并为我院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打下基础。

  14日下午2:3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分论坛座谈会在徐铜文副院长的主持下召开。副院长刘世勇、院党委副书记闫立峰、各系系主任、各学科点负责人、我院部分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代表和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了座谈会。闫立峰副书记首先向各位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徐铜文副院长从学院发展历史、师资队伍、科研体系、科研产出等方面向各位青年学者作了介绍,他指出,青年人才是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中坚力量,我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始终不遗余力地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开幕20余位院士齐聚宁波材料所

aaron2024-12-21 20:42:55材料百科25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开幕20余位院士齐聚宁波材料所

  11月8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新材料+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宁波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惠彬,分别就《拓扑绝缘体》《先进航空发动机材料:研究进展及新范式探索》做主旨报告。

  国内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的20余位院士和与会代表深入讨论最新研究进展,凝练关键科学问题,谋划未来学科发展,推动科学教育,助力人才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杨卫在致辞中介绍了该论坛筹办的背景、宗旨和目标。他希望与会专家在此次论坛上,能够深入交流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推动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